社交电商的那些事

10年前互联网是搜索引擎的天下,但现在却是社交媒体霸占了屏幕。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社交+”,不仅是信息获取方式从“搜索”到“推送”的改变,也推进了各行业社交化的进程。那么,社交应该怎么玩?怎样与现有业务无缝对接?

《2018中国社交电商消费升级白皮书》指出,去年我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高达2.23亿人,预计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4.2%,保持低获客成本优势下的高速增长,用户数也将突破3亿。如今,社交电商市场上已经有了拼多多、云集微店、礼物说等平台,但行业格局尚未稳固。

玩法:UCG内容社区+拼团砍价+线上分销

社交内容电商:以小红书、美丽说蘑菇街等为代表的“平台+达人分享“模式,通过线上社区用户UGC内容分享导流电商消费。

社交分享电商:以礼物说小程序、拼多多为代表的微信分享模式。前者用户通过小程序送礼分享给好友,社交属性强。后者通过“拼团”低价购物,本质仍为流量电商。

社交零售平台:以云集微店、环球捕手、贝店等为代表的B2B2C类平台分销模式,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,开发线上分销商城,招募个人店主进行推广。

效果:就社交内容电商来说,5月底小红书完成由阿里领投的3亿美元的D轮财务融资,估值超过30亿美元。

未来趋势:小红书以内容为主、社交为辅、电商更次之;礼物说小程序则通过“送礼物”的形式实现强社交下的消费活动开辟先社交后电商的新路径。拼多多借助微信流量去开展普通的电商业务而已,并非实际意义上的“社交电商”;云集微店通过微商形式获客,完成前期客户积累,但三级分销始终是逃不过的监管问题。

未来的社交电商行业将是商品品质主导的时代,平台口碑的建立可能是未来社交电商市场决胜的关键。礼物说正在充分利用小程序实现用户裂变,自带强社交属性,迎合了未来社交电商的核心发展思路。

另外,附上社交电商的三种实战玩法供大家参考。

1、付费社交广告精准引流

抛开各种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新名词不谈,要想提高电商平台上的转化率,很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带来的流量的精准性,简单来说就是带来的人是不是想买的人。

几年前社交媒体上的推广手段主要是“大号”,精准度一般最多也就做到“类别”,比如汽车类大号、时尚类大号,等等。

近几年,各大社交平台都在社交广告上发力,带来了很多广告形式,比如微信朋友圈广告,微博品牌速递等等。

这些来自媒体官方的推广手段,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精准性,甚至做到“受众购买”。

而且,RTB(实时竞价)技术在社交广告领域的应用,也让实时的测试与优化成为可能。这些都可以让付费社交广告为电商平台带来更加精准的人群,从而促进电商转化。

所以,越来越多的品牌社交预算不再是只买“大号”,而越来越多的分配到了付费社交广告上。而“大号”则开始回归本源,不再是简单的推广渠道,而是向高质量内容、“微代言”、直播等“影响力营销”(influencer marketing)形式靠拢。

2、社交平台内的电商奖励

微信春节的红包一摇,摇来了大量的微信支付用户以及银行卡账号的绑定。这意味着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使用习惯的培养,消费者对微信红包、卡券、电子优惠券等功能变得越来越熟悉。

微博作为阿里生态系统中的一环,自然与电商有关的功能也不甘落后。微博橱窗、让红包飞等功能与活动不断进化,玩法千变万化。

这些对于品牌而言都是机会,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、符合上下文情境的活动机制,发放红包或者电商奖励优惠,并引导消费者到电商获得更好的奖励,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促进电商平台的表现。这在一些需要迅速抢占流量的重要时间节点,比如618、双十一等运用的尤为明显。

3、电商平台内的社交互动

电商巨头们近年来也在社交领域动作频频,比如阿里的淘宝达人和淘宝直播。据最新行业报道,淘宝近期可能还会进行改版,手机淘宝的60-70%都会内容化。这些在电商平台内的社交互动及内容营销,有一个近水楼台的优势,在于距离购买行为更近,而且来到电商平台上的用户本来就相对更有购买倾向。

因此,很多类似于“边看边买”,一键加入购物车等功能都可以整合到社交互动环节中实现。比如和PGC的淘宝直播节目合作,进行品牌和产品的植入,并邀请意见领袖在节目中与用户互动并引导销售;或者与类别匹配的淘宝达人合作,进行按佣金结算的产品促销与推荐。

以上3大领域的“社交+”玩法普遍采取了拼团、分销和裂变的玩法,以及社区UGC内容的生产,但无外乎两种形式:

一种是在微信平台内的人际关系变现。以拼多多、淘宝特价版、京东拼购、洋码头“砍价团”、苏宁易购拼团等为代表的平台“拼团”模式,以云集、环球捕手、贝店等为代表的B2B2C类平台分销模式都是借助微信的广阔流量。

一种是微信平台外的社交内容平台营销。以小红书、新氧等为代表的“平台+达人分享“模式,美图秀秀为代表的"工具+分享”模式都是借助社区的力量。

工业4.0或是大数据时代,任何产业都不开社交,社交即是沟通的桥梁,又是为了精细化营销,社交+垂直行业更为盈利做了铺垫,受众群体特征分明,属性清晰,更能提高营销的传播力度和转化率。

目前国内的社交电商主要有以下玩家:1)B2C平台类:拼多多、小红书、美丽说、蘑菇街、萌店、洋码头“砍价团”、苏宁易购拼团、贝贝拼团等;2)B2b2c平台类:云集、一条、爱库存、环球捕手、好物满仓等;3)导购类平台:礼物说、堆糖、什么值得买、美柚、堆糖、省钱快报等;4)周边服务商类:有赞、点点客、微盟欢乐逛、可可奇货、无敌掌柜等。

参考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36氪,搜狐
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YCM1101743158/article/details/84556346?ops_request_misc=%257B%2522request%255Fid%2522%253A%2522167034408116800182743366%2522%252C%2522scm%2522%253A%252220140713.130102334.pc%255Fblog.%2522%257D&request_id=167034408116800182743366&biz_id=0&utm_medium=distribute.pc_search_result.none-task-blog-2~blog~first_rank_ecpm_v1~times_rank-20-84556346-null-null.nonecase&utm_term=%E5%88%86%E9%94%80%E7%A4%BE%E4%BA%A4%E7%94%B5%E5%95%86%E7%B3%BB%E7%BB%9F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